e-info
環境資訊中心
本週獲得23次精選
《環境資訊中心》是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自2000年起,我們致力於提供全面的國內外環境報導,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海洋、土地發聲。 我們相信,任何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7次
本月獲得贊助
1039
粉絲
嘉義布袋新塭光電被颱風吹翻毀損 業者昨日進場清理
山林永續利用引導部落青年返家 《造路的人》展出山村故事
漂綠還是突破400萬戶屋頂光電的必經之路? 學者:社區電池還有很多挑戰
社區光電、儲能與電動車All in One? 五個QA快速看懂澳洲「社區電池」
高鐵延伸宜蘭環評過初審 鐵道局須補土石方管理措施
德州洪災為何如此嚴重 天災人禍奪走百人性命
製造部門目標2030年減量18% 社會溝通談鋼鐵、石化、水泥業困境
非核工背景的行政學教授,如何拆解核廢難題——專訪核廢辦主任杜文苓
面對風險升級的氣候,居住更需要全面升級
用500℃的沙子儲熱 全球最大「沙電池」不須採礦還能減碳排
30隻「朗氏喙鯨」花蓮外海現蹤 母子共游、水下聲音全都錄
核廢料最終放哪裡? 民間提立法草案著重資訊公開、公民參與
丹娜絲颱風襲中南部 釀71萬戶停電、屏東海上光電浮台被吹散
ATT創辦人找友人代打花東開發 都蘭渡假村三次環評仍補件再審
塑膠干擾生理時鐘 研究:晝夜節律可能延後17分鐘
極危「鋸鰩」台灣30年無蹤 竟查獲市值逾百萬鯊魚劍
30歲以下半價 環境部開辦培訓 8月底將有首批官方認證綠領人才
抗高溫多管齊下 環境部建降溫地圖、勞動部預防熱危害
屏東人發起連署反對核三重啟 拒絕全民公投霸凌地方
美國防曬乳「落後國際」? 專家:不是技術差,是制度卡關
拍影片「告國家」被炎上之後⋯ 「環保左膠」標籤下,這群年輕人真正想說什麼?
淹水及腰、田在發燒、高溫勞動 我國首例青年氣候訴訟 原告年輕人現身說法
台東皇賓花園飯店環評補件再審 擬開發農地為國民黨前議員持有
換掉瓦斯爐太貴? 餐桌風味到電力升級的轉型難題
他實現「電費自由」——在現代都市中過著能源自給自足的生活容易嗎?
【律師來開講】祕魯農夫對抗碳排大戶:當冰川消融,誰該為洪水風險買單?
光電多到要課稅? 澳洲「太陽稅」上路的意義與挑戰
為抵禦氣候危機而生 夏威夷開徵全美第一個綠色住宿稅
20年前平地造林計畫陸續屆滿 林保署再推輔導計畫維護林地
環境部下半年提「一次用產品減量里程碑」 徵集意見至8月底
從大嵙崁溪出發:看見城市裡的水圳、生態與人
海保署「海洋保育ESG媒合平台」上線 再生外送箱、濕地守護走出更多可能
核三重啟公投8月底舉行 民間團體呼籲投「不同意」:地質風險、核廢爭議未解
從尼斯蔚藍海岸到基隆和平島 他們如何推動永續藍色旅遊?
早在國家成立前就存在 最高行判決:原民傳統領域不應限於公有地
鵬管處建議小琉球每日最多承載1.2萬人 海委會憂污水處理不及將衝擊珊瑚礁
與氣候變遷賽跑的珊瑚礁保衛戰——水下聲景、太陽能水下機器人都來幫忙
民間首發河川溪流復育設計指引 廖桂賢︰台灣生態詞彙常被濫用、扭曲
水患治理不再只靠政府 美濃農民自主防洪蓄水面積逾百公頃
和山光電剷平山坡屢次遭罰 高市:未來不會核准地面型光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