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image

嘉義布袋新塭光電被颱風吹翻毀損 業者昨日進場清理

更新時間:2025/07/11 10:50
尚無人精選
icon-dot
颱風丹娜絲登陸布袋致災,水面型光電不敵颱風威力,布袋新塭、義竹東後兩滯洪池光電案場出現較嚴重災情。業者昨(10)日受訪表示,目前正在疏通動線,進場斷電後再進行清理作業。業者並強調,本次颱風屬極端事件,不應因局部損害就否定水面型光電。環境部表示,案場的光電板為一般事業廢棄物,須依法清除否則將遭罰。嘉義布袋的新塭滯洪池水面光電案場,部分光電模組遭颱風吹翻、損毀。圖片來源:網友提供。攝影:(本圖非cc授權/限本文使用) 新塭滯洪池案場2020年完工,總裝置容量為35.5MW,此次風災受損規模約15MW。能源署9日,颱風登陸布袋後,嘉義沿海13級的罕見強風導致部分浮台下方錨定損壞斷裂,已要求業者2日內全面清理損壞光電模組、非固定設備,並強化檢修固定設施,確保安全及穩定性。

颱風丹娜絲登陸布袋致災,水面型光電不敵颱風威力,布袋新塭、義竹東後兩滯洪池光電案場出現較嚴重災情。業者昨(10)日受訪表示,目前正在疏通動線,進場斷電後再進行清理作業。業者並強調,本次颱風屬極端事件,不應因局部損害就否定水面型光電。環境部表示,案場的光電板為一般事業廢棄物,須依法清除否則將遭罰。

嘉義布袋的新塭滯洪池水面光電案場,部分光電模組遭颱風吹翻、損毀。圖片來源:網友提供。攝影:Victor@Camelstudio

嘉義布袋的新塭滯洪池水面光電案場,部分光電模組遭颱風吹翻、損毀。圖片來源:網友提供。攝影:Victor@Camelstudio(本圖非cc授權/限本文使用)

嘉義布袋新塭光電被吹翻毀損 業者昨日進場清理

新塭滯洪池案場2020年完工,總裝置容量為35.5MW,此次風災受損規模約15MW。能源署9日表示,颱風登陸布袋後,嘉義沿海13級的罕見強風導致部分浮台下方錨定損壞斷裂,已要求業者2日內全面清理損壞光電模組、非固定設備,並強化檢修固定設施,確保安全及穩定性。

新塭光電業者昨日受訪表示,會在2~3天內針對重點部分完成清理,疏通進出動線,後續將進入滯洪池為設備斷電,再清理滯洪池內模組,以免人員在作業中發生觸電意外。業者表示,嘉義仍在下雨,滯洪池週邊道路多淤泥、不易行走,會在安全原則下完成清理,全面復電時間則尚待評估。

該業者低調不願具名,強調本次颱風是嘉義沿海首次正面登陸的強烈風災,屬極端事件,不應因局部損害就否定水面型光電;未來會強化錨定強度、防漂移機制,讓系統能防禦更極端的氣候事件。

環境部表示,淘汰的光電板屬於事業廢棄物,若業者未依規定清除處理,最高可罰300萬元。目前能源署、循環署已建立基金制度補貼後端清理。圖片來源:網友提供。攝影:Victor@Camelstudio

新塭滯洪池案場在2020年完工,總裝置容量為35.5MW,風災使部分浮台下方錨定損壞、光電模組被吹翻破損,受損規模約15MW。圖片來源:網友提供。攝影:Victor@Camelstudio(本圖非cc授權/限本文使用)

家裡光電板壞掉怎麼辦? 災時可交清潔隊、平時自行聯繫廠商

光電案場發生災損,衍生廢光電板問題。環境部循環署循環處理組組長陳俊融表示,只要是合格案場的太陽能板,都有一組獨特序號,像身分證一樣,登錄在經濟部能源署。當光電板必須淘汰,可至循環署的「廢太陽光電板回收服務管理資訊系統」申報序號,由環境部向能源署申請經費,補貼業者清除處理。

「看得到序號,當然可以到系統去登錄」,但若因破損碎裂無法辨識,業者恐難申請補助。陳俊融表示,此次風災,能源署已請業者加速光電板清理和盤點。陳俊融提醒,光電案場的太陽能模組屬事業廢棄物,若未負起清除處理責任,或過程違反相關規定,可依《廢清法》第52條處以6000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環境部表示,淘汰的光電板屬於事業廢棄物,若業者未依規定清除處理,最高可罰300萬元。目前能源署、循環署已建立基金制度補貼後端清理。圖片來源:環境部提供

目前能源署、循環署已建立基金制度補貼後端清理。圖片來源:環境部提供

廢太陽能板通常還有回收利用價值,陳俊融表示,如果是民眾家中自用的光電板需要排出,在風災等特殊情況下,地方執行機關(如清潔隊)會為了服務民眾快速恢復家園,協助收運、暫存,環境部後續會安排合格廠商至清潔隊收運。

若民眾平時有汰換或排出需求,清潔隊不收運太陽能板,建議直接洽詢販售或協助安裝的業者完成逆向回收,「就像更換家中的彈簧床一樣」。

養殖魚吃下光電板漏毒? 專家:無須過度擔心

隨著光電災情傳出,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昨日針對「颱風過後不要買中南部的養殖魚,因為魚可能會吃下破損光電板漏出的毒」發布查核報導闢謠。

除了浮動式光電案場外,中南部也有許多魚電共生案場。攝影:陳昭宏

中南部有許多魚電共生案場。攝影:陳昭宏

根據事實查核中心,中央大學新世代光驅動電池模組研究中心與化學系助理教授陳家原表示,太陽能板都經過「太陽光電模組鹽霧腐蝕測試」,污染淡水魚池的風險極低;但若為鹹水魚池、或有光電板直接掉入海中,長期置之不理則可能因鹽分較高而加速腐蝕,導致來自電極的銀離子、銅線的銅離子等污染釋出,若能盡速打撈,則無須過度擔心。

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秘書長姜暭先表示,過去有多家光電板業者把完整及破碎的光電板分別泡在魚缸裡七天,檢驗後未發現光電板物質滲出、也未影響水質;更有業者在浸泡光電板的魚缸裡養魚2、3年,魚未死亡還繁衍下一代。

屏東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兼系主任陳英男則表示,南部常以海水混合淡水來養殖,光電板受損破裂,影響範圍視海流狀況而定、變數很多,不宜直接連結到「會被養殖魚吃下肚」。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