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image

營養午餐一國 22 制,吃好吃壞看運氣?朝野立委推《營養午餐專法》望本會期三讀

更新時間:2025/03/21 04:32
尚無人精選
icon-dot
台灣實施學童營養午餐超過半世紀,但至今沒有「學校午餐專法」(以下簡稱《學餐法》),導致營養、安全及人力問題難以解決,各校食安處理標準不一,難以保障學童權益。

台灣實施學童營養午餐超過半世紀,但至今沒有「學校午餐專法」(以下簡稱《學餐法》),導致營養、安全及人力問題難以解決,各校食安處理標準不一,難以保障學童權益。

立法院今 (20)日審查「學校供餐法草案」,朝野各黨共提23個法案版本,教育部表示,已將《學餐法》草案送至行政院,但因《財劃法》修法,經費分配仍待與地方協商。民間團體則呼籲,決策應納入業者與營養師,學校應統一營養標準,並增聘營養師與廚工,以提升學童飲食健康。

營養午餐建議量與實際供應量比較表

立委:有信心在本會期三讀《學餐法》

監察院調查發現,教育部雖於部 1997 年訂定《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不過仍有相當比率之中小學未確實遵循,如缺乏營養師監督、學生吃不飽等現象,且提供過多炸物、加工半成品,影響兒少發育,教育部有檢討改進的責任。

立法委員萬美玲指出,校園午餐目前缺乏統整性、專責性的法律規範與授權,且法規與權責分散於中央各部會,如:《學校衛生法》屬教育部、《食農教育法》權責在農業部、《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則是衛福部。導致營養午餐現存的問題無法得到根本的解決。

萬美玲表示,透過制定專法,才能建置更完善的營養午餐制度,收費基準、人力協助、業務負擔、偏鄉照顧、設施設備、食材採購與運輸、飲食文化與教育資源投入等,都需要賦予法源依據。目前《學餐法》已被國民黨列為優先法案,在眾多家長與國人的關心下,她有信心在本會期讓《學餐法》立法通過。

立委陳秀寶指出,學餐是食農、飲食、健康教育最好的場域,應該結合台灣在地的優質農產品及特色飲食文化,強化在地食材與人文歷史的連結。她建議教育部儘速提出院版的《學餐法》,並在本會期通過三讀,順利推動相關事項。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營養午餐一國 22 制,吃好吃壞看運氣?朝野立委推《營養午餐專法》望本會期三讀」。

精鏡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114 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一段 365 號 7 樓

readr@readr.tw

© 精鏡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