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image

【書摘】從濾水工到美食珍寶:閱讀《牡蠣萬歲》,認識牡蠣的無所不能

更新時間:2025/02/23 02:20
尚無人精選
icon-dot
如果有一種生物,既能淨化水質、修復海洋生態,又能養活無數漁民,甚至改變全球糧食供應模式,你會想到什麼?答案可能不是你桌上的米飯,也不是流行的超級食物,而是一顆外表不起眼、卻影響深遠的牡蠣。

如果有一種生物,既能淨化水質、修復海洋生態,又能養活無數漁民,甚至改變全球糧食供應模式,你會想到什麼?答案可能不是你桌上的米飯,也不是流行的超級食物,而是一顆外表不起眼、卻影響深遠的牡蠣。

《牡蠣萬歲》一書帶你深入牡蠣的世界,從河口灣的隱形守護者,到過去曾支撐全球沿海經濟的「海中黃金」,再到現今瀕臨崩潰卻仍潛藏復興契機的產業鏈。當我們討論如何應對氣候變遷,或如何確保下一代有足夠的糧食時,也許我們應該先低頭看看腳下的海洋,看看這些沉默的生物,如何悄悄塑造人類的未來。

(以下內容摘自《牡蠣萬歲:美味、誘惑、金錢與權力,完美食材的地理與歷史,附贈保證好吃的經典食譜》一書,文字經日出出版授權。文中小標由《上下游》另行編輯,與原書無涉,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該書。)

牡蠣既能淨化水質、修復海洋生態,又能養活無數漁民。(攝影/劉子正)

懸浮於海流的盛宴——牡蠣的多樣飲食

儘管牡蠣固著不動,所處世界卻絕非靜定。牠們的生長環境和攝取飲食會不斷變動,持續注入河口的水流將牠們滌淨,隨水漂過的一批批浮游生物裡,也有珍貴的藻類供牠們勤奮地採捕濾食。牡蠣攝食的浮游生物由各種各樣隨著潮汐和風吹漂盪的微小生物組成,下雨或水流沖刷河岸時還會加料──堪稱一道懸浮於海流的鮮活濃湯。

我們知道牡蠣都吃什麼。科學家藉由分析成年牡蠣胃裡的食物, 發現來自四面八方的微小浮游生物,儼然自成一個小小海洋生態圈,早在 1933 年就有一項研究指出牡蠣的晚餐包含以下食物:藻類、挺挺蟲(tintinnids)、矽鞭藻、渦鞭毛藻、介形蟲、海洋無脊椎動物的卵和幼體、陸生植物的花粉粒、腐質碎屑、海綿骨針和沙粒。攝食浮游生物的牡蠣不僅是河口生態系的重要成員,也因此成為營養豐富的食物。某方面來說, 牡蠣可說是純粹的浮游生物。由於飲食豐富多元,牡蠣能以相對極快的速度生長,並在短時間之內就長出堅韌的外殼。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書摘】從濾水工到美食珍寶:閱讀《牡蠣萬歲》,認識牡蠣的無所不能」。

精鏡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114 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一段 365 號 7 樓

readr@readr.tw

© 精鏡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