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今(18)日公佈邊境抽驗不合格食品名單,不合格品項共有 16 件,其中日本進口的鮮金柑超過 3 週連續檢出農藥殘留量違規;嬰兒米餅則連續檢出殘留重金屬鎘超量。亦有高達 122 公噸的印度花生仁及從越南進口的 10 公噸的花生酥心糖,都被驗出黃麴毒素殘留量不符規定。
另有 6 公噸中國進口黃魚檢出殘留動物抗生素,須退運或銷毀。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強調,市售不論是標榜「台灣捕撈」或「台灣養殖」的黃魚,幾乎都是中國進口黃魚,因其養殖量大,難確保都能遵照用藥規範,若消費者擔心,應盡量避免食用。

日本金柑、印度花生違規,中國黃魚又不合格
來自日本的鮮金柑從今年 1 月底,已連續檢出農藥殘留量不符規定共 18 件,每件進口量從約 1 公斤至近 100 公斤不等,殘留農藥主要為「氟大滅」。同樣來自日本的嬰兒米餅,亦是從今年 1 月中旬每週都有重金屬鎘違規案例,每件進口約 10 至 30 公斤,至今共有 12 件。
中國進口的冰鮮黃魚則檢出動物抗生素「恩氟喹啉羧酸」 0.31 ppm,以及「西氟沙星」 0.03 ppm,超過 6 公噸不合規範。來自智利的冷凍海膽,則是檢出重金屬鎘殘留量為每公斤 0.5 毫克,同樣不符水產品重金屬殘留量標準。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邊境抽驗》中國黃魚抗生素殘留超標,日本金柑、嬰兒米餅連三週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