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發現嗎?比起爬樹、玩泥巴,現在的孩子更熟悉螢幕上的虛擬世界。但這樣的「宅童時代」,其實正在悄悄改變孩子們的身心發展!《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童》揭露了一個驚人的現象——「大自然缺失症」。作者理查.洛夫指出,遠離自然可能導致專注力下降、焦慮、肥胖等問題,甚至影響創造力和學習力!這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一場喚醒行動,告訴家長、老師,甚至城市規劃者:如何讓孩子重回戶外,找回與自然的連結?
如果你也懷念小時候在田野裡奔跑的快樂,或擔心孩子被科技綁架,那麼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讓我們一起拯救下一代,別讓孩子成為「沒有山林的孩子」!

肥胖、慢性病與戶外活動的關鍵關係
童年時期戶外活動和兒童身體健康的關係似乎顯而易見,但當中的關係其實十分複雜。美國疾病管制局的報告指出,美國成年人體重過重的比例從一九九一年到二○○○年增長超過六○%。根據該局的資料,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九年,美國二到五歲體重過重的兒童增加了將近三六%。在此同時,平均十個美國兒童中,就有兩個患有臨床肥胖症,是一九六○年代末的四倍。其中五到十歲的過胖兒童,六○%帶有一項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同時《美國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也報導,八到十八歲的青少年罹患高血壓的比例有往上攀升的趨勢。
基於這項重大的疑慮,小兒科醫師開始提出警告,現今的孩童有可能成為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第一代比父母早死的美國人。另外,在全球仍有許多孩子必須忍受飢餓與飢荒之苦的同時,世界衛生組織也警告多坐少動的生活方式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活動量不足被視為非傳染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子,而非傳染性疾病占了全球死亡率的六○%,並使四七%的人遭受病痛折磨。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書摘》當大自然消失,孩子會變怎樣?翻閱《失去山林的孩子》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