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 1023》中央救災功成身退,重建艱困3至5年,部落呼籲縣府扛責,決策納災民代表(Day 31)'s OG Image

馬太鞍 1023》中央救災功成身退,重建艱困3至5年,部落呼籲縣府扛責,決策納災民代表(Day 31)

更新時間:2025/10/24 04:35
尚無人精選
icon-dot
馬太鞍堰塞湖潰堤造成光復巨大災難,歷經一個月的監測、堤防加固、河道疏濬及演習撤離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將危險等級降為「綠燈」,意即回到「一般狀況」。儘管災害暫時遠離,但災後重建挑戰艱鉅:農田淤沙高達 600 萬噸、家戶破壞難安居、商家生財工具受損、文化資產遭毀。部落青年與鄉民也擔心,若縣府未能扛起應有之責,災民權益與復原進度恐受影響。

馬太鞍堰塞湖潰堤造成光復巨大災難,歷經一個月的監測、堤防加固、河道疏濬及演習撤離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將危險等級降為「綠燈」,意即回到「一般狀況」。儘管災害暫時遠離,但災後重建挑戰艱鉅:農田淤沙高達 600 萬噸、家戶破壞難安居、商家生財工具受損、文化資產遭毀。部落青年與鄉民也擔心,若縣府未能扛起應有之責,災民權益與復原進度恐受影響。

攝影/楊語芸

季連成:國軍是國安超人,志工及各界是救災伙伴

中央前進協調所在光復的救災工作已告一段落,昨(22) 日舉辦最後一次記者會。總協調官季連成預估,重建工作範圍廣、內容複雜,整體時程可能長達三至五年。

季連成感性回顧,剛到災區時看到滿目瘡夷,「震撼很大,不知道怎麼開始?」對災民受到的嚴重傷害感到非常不忍。他認為救災一定要抱著「苦民所苦」的心境,若只把救災視為一份工作而非責任,就永遠不會做好。他重新部署、劃分責任區,透過每日進度管控,有條不紊地推動各項任務。

季連成特別感謝國軍,稱他們是「救援的核心力量,是國土安全的超人」。他並強調,任何救災工作都仰賴眾人之力與智慧,無論是中央部會、花蓮縣府、海巡署,還是 45 萬人次投入的志工與第一線媒體記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夥伴。

從泥濘到重生,季連成盤點救災成果

季連成盤點救災成果。這些數字不只是統計,更象徵著一場場努力堆疊出的奇蹟。

在家園清淤方面,總計清理了 1,600 戶房屋。國軍動員 5.7 萬人次,出動機具車輛與直升機,不僅參與工程,也協助志工載運、清理水溝與運送物資。市區主要幹道如今全數打通,其中最艱難的林田幹線,全長 2,600 公尺,曾被厚重如牆的泥流覆蓋,如今已恢復正常通行。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馬太鞍 1023》中央救災功成身退,重建艱困3至5年,部落呼籲縣府扛責,決策納災民代表(Day 31)」。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