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 1018》撤離演習真槍實彈,檢驗防災量能,重病與長者為疏散考驗(Day 26)'s OG Image

馬太鞍 1018》撤離演習真槍實彈,檢驗防災量能,重病與長者為疏散考驗(Day 26)

更新時間:2025/10/18 12:47
尚無人精選
icon-dot
文/上下游記者楊語芸、上下游特約記者陳徹

文/上下游記者楊語芸、上下游特約記者陳徹

花蓮光復、萬榮、鳳林三鄉鎮今(18)日進行撤離演習,這是馬太鞍堰塞湖災後,在光復鄉舉行的首次真槍實彈演練,除了應變風神颱風可能侵襲,也為建立日後避難的標準程序。記者實地觀察,整體流程運作順暢,為地方官員與民眾累積實戰經驗。總協調官季連成認為,這次演習瑕不掩瑜,給予 80 分肯定。

民眾陸續移動,準備搭乘遊覽車前往收容中心。(攝影/楊語芸)

警戒區4238人疏散演習規,檢驗運輸動線

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經內政部民政司、縣府民政處及各鄉鎮公所兩日統計,此次劃入警戒區的保全戶設籍人數共 6784 人,實際居住 4238 人。其中自行依親安置 784 人、疏散撤離 999 人、垂直避難 2443 人,另有需特殊照顧者 12 人,目前仍安置於收容中心者共有 221 人。

此次演習共動員一般運輸車輛 29 輛,包括遊覽車、中型巴士、計程車及國軍軍卡;另有特別運送車輛 26 輛,包含救護車、復康巴士,部分民眾則以步行方式前往。收容中心設置 12 處,其中光復鄉 10 處,鳳林與萬榮各一處。

季連成說明,演習時間僅三小時,目的是檢驗疏散運輸及物流系統效率。只要能確保「車到、設備到、物資到」,即視為演習成功。目前以緊急採購方式準備的物資暫存於全聯等賣場,不會實際發放。

他並提醒民眾,若為真正撤離時,應攜帶盥洗用品、重要藥品、飲食及飲水等「避難包」物資,並以可支應三天兩夜收容期為準備原則。

李遺龍與兒子帶著避難包提前到大進國小報到。(攝影/楊語芸)

演習前,佛祖街多數土沙堆置場尚未加蓋帆布

《上下游》記者一早進入光復警戒區,觀察鄉親的防災準備情形。歷經 25 天的災後復原,雖有少數店家重新開張,但多數仍鐵門深鎖,甚至有店面已無大門可關。光復國中倒塌的圍牆,由國軍協助以沙包暫時圍堵;部分住戶門前也堆起高低不一的沙包,不過更多人選擇保持淨空,災民苦笑說:「沙包能擋多少?不想白忙一場。」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馬太鞍 1018》撤離演習真槍實彈,檢驗防災量能,重病與長者為疏散考驗(Day 26)」。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