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 1015》颱風撤離計畫急轉彎,垂直水平看狀況,年邁村長扛責太艱難(Day 23)'s OG Image

馬太鞍 1015》颱風撤離計畫急轉彎,垂直水平看狀況,年邁村長扛責太艱難(Day 23)

更新時間:2025/10/15 12:57
尚無人精選
icon-dot
馬太鞍堰塞湖「紅色警戒」未解除,且馬太鞍溪淤積嚴重,但疏浚及堤防加固仍在進行中,政府一直在討論的撤離計畫,卻始終「只聞樓梯響」。

馬太鞍堰塞湖「紅色警戒」未解除,且馬太鞍溪淤積嚴重,但疏浚及堤防加固仍在進行中,政府一直在討論的撤離計畫,卻始終「只聞樓梯響」。

按照總協調官季連成的規劃,本應先進行圖上兵棋推演,熟悉撤離路線與分工,接著將辦理實地演練。不過由於縣府的撤離計畫遲遲未能定案,甚至直到今日又發生戲劇性的大轉彎,前後指令多次更動,使災民無所適從。

就在計畫仍混亂之際,位於關島南方海域的熱帶擾動正有機會發展成「風神」颱風。氣象預測指出,共伴效應將帶來強降雨,18 日或 19 日可能出現超過 200 毫米的雨量——已達啟動緊急撤離的門檻。

因為時間緊迫,已經來不及作實地演練,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將以風神颱風作為撤離計畫的「壓力測試」,細節將於明日公布。對剛從堰塞湖溢流重創中艱難復原的光復而言,這不只是一次防災考驗,更像是中央與地方之間責任拉扯的又一場現場實驗。光復鄉親哀歎,「當災民已經夠辛苦,在花蓮當災民更是心酸。」

撤離計畫三轉彎:「垂直避難」被推翻,縣府推「水平撤離」

季連成指出,這次堰塞湖溢流災害中,幾乎所有罹難者都在建築物一樓發現,二、三樓住戶相對安全,顯示「垂直避難」是可行且安全的方案。他表示,在 10 日至 12 日連續三天的撤離計畫會議中,與會各方對此並無太多異議,並於 12 日最後一次協調會後,決議請花蓮縣府陳報縣長核定。

不過,花蓮縣政府在 13 日推翻原先構想,改以「水平疏散」為主要方向。縣府行研處處長陳建村說明,強制撤離可能持續 20 多小時,若民眾選擇留在家中二樓或三樓避難,縣府難以掌握他們是否會因生活需求,而在紅色警戒期間下樓取物,增加風險。縣府須確保所有受命撤離的家戶都在安全位置,因此決定改採水平撤離。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馬太鞍 1015》颱風撤離計畫急轉彎,垂直水平看狀況,年邁村長扛責太艱難(Day 23)」。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