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受損光電,至今未復電,光電板嚴重扭缺處理棘手,民團呼籲需建立SOP's OG Image

丹娜絲受損光電,至今未復電,光電板嚴重扭缺處理棘手,民團呼籲需建立SOP

更新時間:2025/09/10 09:04
尚無人精選
icon-dot
丹娜絲颱風造成 13.5 萬片、約 2800 公噸光電板受損,環境部雖表示 9 成均可回收使用,然而若光電板嚴重扭曲變形時,仍將採取破碎或熱熔處理,產生大量廢棄物。此外光電案場為「串並聯模組」,只要其中一片損毀,整個模組便發電中斷,風災至今仍未復電。民團呼籲,政府需建立回收SOP,並強化光電板設施的結構安全設計,提升綠能防災韌性。

丹娜絲颱風造成 13.5 萬片、約 2800 公噸光電板受損,環境部雖表示 9 成均可回收使用,然而若光電板嚴重扭曲變形時,仍將採取破碎或熱熔處理,產生大量廢棄物。此外光電案場為「串並聯模組」,只要其中一片損毀,整個模組便發電中斷,風災至今仍未復電。民團呼籲,政府需建立回收SOP,並強化光電板設施的結構安全設計,提升綠能防災韌性。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召開記者會,說明風災後的廢棄光電板問題,並呼籲政府檢討。(攝影/林怡均)

光電板如被散彈掃射,玻璃破碎鋒利危險

今(10)日,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針對光電防災韌性召開記者會,台南社區大學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實地走訪台南、七股現場指出,受災光電案場猶如被散彈掃射,有些光電板被吹來的貨櫃、屋瓦打到落地、落水,甚至散落在漁塭和道路上。

晁瑞光表示,光電板四散後,處理更加費時費力,加上有廠商蓋完案場後便轉售,目前經營者可能是第二手、第三手業者,當業者不願積極、不想處理時,留在原地的破損光電板便成了環境問題。而因數量龐大,如何處理、運輸人手及量能、儲藏空間和處理速度都讓人頭痛。

晁瑞光分析,光電板的材質包含金屬及玻璃,鋁條等金屬類材質的回收價格高,處理不是問題,但玻璃則相對棘手,尤其玻璃破碎會變得相當鋒利,他勘查時當場被割得滿手血,即使穿了鞋子,腳仍會被割傷,處理人員的人身安全、作業安全難以兼顧。

晁瑞光走訪災區,發現到許多光電案場猶如遭散彈擊中。(攝影/林怡均)

受災光電案場,至今未能復電

此次受災光電案場,發電效率也嚴重受影響,晁瑞光表示,因為成排的光電板為串並聯模組,其中一片破損,整個模組便發電中斷,而各案場的破損面積大小、損毀情形不同,災後至今超過兩個月,仍然未能復原,凸顯電網脆弱。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丹娜絲受損光電,至今未復電,光電板嚴重扭缺處理棘手,民團呼籲需建立SOP」。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