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臺灣藝術品拍賣史中,古籍文獻雖然起步不晚,但能見度始終不及書畫、瓷器與珠寶。1992 年誠品書店舉辦「第一屆台北古書拍賣會」,成為戰後臺灣首場古籍拍賣,開啟了本地古書市場的重要篇章。雖僅舉行四屆便告終止,但其影響力延伸至中國拍賣業,甚至成為嘉德古籍專場的重要參考。直至 2017 年「數卷聽春」重啟,台灣才結束二十年無古籍拍賣的空白。此後「春風似友」、「清風似友」系列持續推出,涵蓋明清刊本、手稿本、西洋古籍、日治時期文獻與戰後新文學書刊,並見證了周夢蝶、瘂弦、夏宇等詩集價格的升高。透過這些拍賣會,珍稀文獻得以重現,反映市場動態與文化記憶。
留言區

所有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