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造成 2500 支電線桿倒塌,讓嘉南沿海地區停電長達三週,創下歷史記錄。外界質疑,電線桿受災並非首次,為何不能儘速讓電線桿地下化,徹底防災?
《上下游》調查,十年來歷屆政院均承諾電線桿地下化,但台電認為,沿海易淹水區並不宜地下化,然而桃園沿海同樣易淹水,卻已完成地下化,而同樣在嘉南沿海的大型綠電案場區域也早已採取電線桿地下化,為何其它社區不能進行?本文訪問各界專家,進行專業對話。
&&地下化承諾年年有,落實卻遙遙無期
電線桿地下化是喊了多年的老議題早在 2015 年,黃志雄等多位立委就建請台電須編列電桿地下化足額預算,並不得要求地方政府共同分擔,透過分年、分期管線地下化工程之施作與預算足額編列方式,讓電纜電桿地下化能加速順利進行。
2015 年蘇迪勒颱風,創下史無前例的 450 萬戶停電,電線桿倒近千支;2016 年 9 月莫蘭蒂颱風再度吹倒 487 根電桿,超過百萬戶停電;同年 10 月,梅姬颱風又造成全台 600 根電線桿倒塌、超過 400 萬戶停電,每回都有電線桿地下化的聲音。
即便不是每次颱風後就會提出,不過歷任行政院長——從林全、賴清德、蘇貞昌到陳建仁——都曾指示台電研擬並推動電線桿地下化工程。

台電:沿海不宜地下化,桃園沿海、七股綠能區皆以地下化
面對外界要求加速電纜地下化的聲浪,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向對《上下游》表示,事實上2015 年並未編列相關地下化預算,同時強調,「地下化並非萬靈丹」,沿海易淹水,電線桿地下化後的維修與搶修將更為困難。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電網韌性 01》電線桿地下化十年牛步,台電認沿海不可行,但桃園、七股綠能區已地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