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務農從來不是一條容易的路,挑戰不只來自市場與氣候,也常來自與父母的觀念衝突。賴信福和江欣怡這對「葡萄夫妻」,就是典型案例。
曾經家庭矛盾磨損熱情,經營策略不同收入不如預期,他們決定自立品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耕作,養成無農藥殘留的晶瑩果實。長輩則在堅持既有路線之餘,默默相助,兩代在差異中學習尊重彼此,終於在土地上找到生活的理想節奏。

返鄉像命運註定,「長子病」不敢與父親溝通
賴信福是農家第三代,從爺爺那一代開始種植巨峰葡萄。他從小在葡萄園長大,個頭夠高、力氣夠大時就得下田幫忙,「沒有小孩會喜歡務農。」他跟多數農村孩子一樣,一心只想著離開家鄉,去過不一樣的人生。
賴信福後來如願離開農村,成為工程師,直到父親罹患骨刺無法久站,家族農事又落回兄弟倆肩上。弟弟先回家接手,卻與父親爭執不斷,撐不到一年就離開。身為長子的他,只能接下這份責任。他也認為務農雖辛苦,但至少是為自己累積一份未來。
但務農之路遠比想像中更難。他形容自己有「長子病」,不敢頂撞父親,種植方式不能改,行銷策略也插不上話。父親覺得多了幫手,於是又多租了一公頃多的果園讓他管理,但缺乏經驗與技術,收成時好時壞,十年下來,累積的是一筆筆債務以及挫折與疲憊。

都市女孩變身「葡萄夫人」,行銷專長遇上家族農業的兩難
江欣怡原本在國外工作,與賴信福遠距交往後,決定攜手共度人生,她向同事宣布即將回台灣嫁給「葡萄先生」,大家便半開玩笑地稱她為「葡萄夫人」。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一顆葡萄的家庭革命,賴信福和江欣怡走出自己的路,兩代在差異中尊重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