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image

【防鳥變傷鳥?】防鳥膠「好黏!」實測 feat.台灣猛禽研究會

更新時間:2025/05/07 10:14
尚無人精選
icon-dot
標榜「環保友善」、「不損壞生態環境」的防鳥膠,可能會有什麼問題?我們決定做一個實驗,《環境資訊中心》記者實際從電商購入一罐防鳥膠,該品牌曾供應公部門、台電、區公所作為防鳥用途使用。我們把膠交由猛禽救傷站獸醫師王齡敏,以死鳥實測其黏稠度,發現無論是用麵粉、洗碗精、潔顏油,都無法把羽毛完全清洗乾淨;而當記者皮膚沾上防鳥膠時,即使以上述去污物加上酒精反覆清洗,短時間內亦持續有黏稠不適感。防鳥膠的成分含有聚丁烯,其特性是不會水解亦不易分解,且穩定性高,常用於機械機軸的滾輪。《環境資訊中心》記者在4月中時,從電商購入一罐名為「瑪克斯塗料」的防鳥膠,邀請台灣猛禽研究會獸醫師王齡敏進行黏稠度實測。王齡敏以金背鳩幼鳥及白頭翁屍體作測試,在兩隻鳥的飛羽及胸口羽毛塗抹少量防鳥膠,再以麵粉、洗碗精、潔顏油及清水清洗,最後用吹風機吹乾羽毛,檢視是否仍有殘留膠體。
編按:你有想過網路上買的「防鳥膠」有什麼成分嗎?生活在都市的鳥類,難免會為民眾帶來衛生困擾,但市面上新興的防鳥塗料,卻可能導致野鳥死傷。從今年3月一起領角鴞中膠案例開始,《環境資訊中心》採訪各界說法與記者實測——防鳥,是需求也是商機,但我們如何能做得更好?跟著【防鳥變傷鳥?】系列報導一起尋找答案。

標榜「環保友善」、「不損壞生態環境」的防鳥膠,可能會有什麼問題?我們決定做一個實驗,《環境資訊中心》記者實際從電商購入一罐防鳥膠,該品牌曾供應公部門、台電、區公所作為防鳥用途使用。我們把膠交由猛禽救傷站獸醫師王齡敏,以死鳥實測其黏稠度,發現無論是用麵粉、洗碗精、潔顏油,都無法把羽毛完全清洗乾淨;而當記者皮膚沾上防鳥膠時,即使以上述去污物加上酒精反覆清洗,短時間內亦持續有黏稠不適感。


台灣猛禽研究會獸醫師王齡敏協助《環境資訊中心》以鳥屍實測防鳥膠有多黏。攝影︰袁慧妍

王齡敏頻呼防鳥膠「好黏!」

防鳥膠的成分含有聚丁烯,其特性是不會水解亦不易分解,且穩定性高,常用於機械機軸的滾輪。《環境資訊中心》記者在4月中時,從電商購入一罐名為「瑪克斯塗料」的防鳥膠,邀請台灣猛禽研究會獸醫師王齡敏進行黏稠度實測。

王齡敏以金背鳩幼鳥及白頭翁屍體作測試,在兩隻鳥的飛羽及胸口羽毛塗抹少量防鳥膠,再以麵粉、洗碗精、潔顏油及清水清洗,最後用吹風機吹乾羽毛,檢視是否仍有殘留膠體。

戴上手套的王齡敏在塗抹膠體時,手指與鳥身一直出現拉絲情況,飛羽不再蓬鬆乾爽,胸口的羽毛也黏作一坨,王齡敏頻呼「好黏!」。她認為金背鳩體型與力氣相對較大,飛羽沾上防鳥膠後,翅膀或還能張開使用,「可能還有一些逃跑能力」,但羽毛亦會變重,「多少會影響到飛行」。至於較小型的白頭翁,飛羽更容易黏起來,「翅膀不一定打得開。」

潔顏油清洗能力較強  獸醫師提醒不可用酒精

清洗時,王齡敏先在羽毛撒上麵粉,把大塊膠體黏住並搓掉,但羽毛摸起來的感覺仍非常黏稠。她再用洗碗精清洗,但不怎麼起泡,清洗效果也不佳。她遂拔出另一根羽毛,嘗試用自製的潔顏油來乳化防鳥膠,效果顯然比前面兩種好一些,「但洗完還是黏黏的,還是要洗很多次才洗得下來。」平時要幫黏到黏鼠板的傷鳥清理,救傷站都會自備這些東西。

不論用什麼方法,大鳥小鳥胸口的小羽毛在清洗過程中都很容易被搓掉、脫羽。


白頭翁屍體的飛羽沾上防鳥膠後,瞬間黏在一起。攝影︰袁慧妍


在用了各種方式去膠後清洗,羽毛仍有殘膠感。攝影︰袁慧妍


王齡敏用麵粉把羽毛上大塊膠體搓走。攝影︰袁慧妍


右側羽毛經麵粉、洗碗精、潔顏油清洗,再被吹乾,仍無法回到羽毛最初模樣(左側)。攝影︰袁慧妍

重覆清洗後來到最後一個步驟,王齡敏用吹風機把鳥兒吹乾,結果可以看到飛羽並沒有變回漂亮、健康的片狀,仍有殘膠感。而且現實中,不可能如此近距離用吹風機去吹牠的羽毛和身體,以檢查清洗效果,「會燙傷牠!」

另一方面,當人類皮膚接觸到防鳥膠,同樣可先用麵粉搓走膠塊,然後用酒精清洗皮膚,但酒精不能用於活鳥身上,「牠的體熱會散失」,也會破壞身體及羽毛的油水平衡,皮膚吸收酒精亦會造成過敏,「簡單來說就是不可能用人的角度去幫牠洗。直接用酒精的話鳥可能會死得更快。」

王齡敏提醒,如發現野生動物被防鳥膠黏住、受傷,應立即聯絡地方政府的動保單位,或把傷鳥送往救傷單位,切勿自行幫傷鳥清洗。「你自己處理可能花好幾個小時,再後送這隻鳥,那牠可能已錯過黃金治療時期,會降低牠的存活率。」

精鏡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114 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一段 365 號 7 樓

readr@readr.tw

© 精鏡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