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image

再創台灣銷日光彩,台灣香蕉王余致榮,由一人農夫創建香蕉王國,供應台日市場

更新時間:2025/04/17 03:04
尚無人精選
icon-dot
清晨四點,許多人仍在熟睡,余致榮則已起床、準備前往香蕉園。生在香蕉世家,祖父和父親分別經歷蕉金蕉土的時期,余致榮在蕉價最差的時候返鄉務農,歷經在果園裡摸索、累積數據的十年功夫,終於開花結果,成了台灣香蕉王。

清晨四點,許多人仍在熟睡,余致榮則已起床、準備前往香蕉園。生在香蕉世家,祖父和父親分別經歷蕉金蕉土的時期,余致榮在蕉價最差的時候返鄉務農,歷經在果園裡摸索、累積數據的十年功夫,終於開花結果,成了台灣香蕉王。

現在余致榮已成長為管理面積 200 公頃、年銷 5000 公噸香蕉的農企業經營者,也讓香蕉從菜市場走入超商,國內超市、量販、超商,甚至全球知名水果公司 Dole 都是他的客戶,連日本也吃得到。即便已是總經理,余致榮仍不忘初心,數十年來維持務農的早起習慣,不斷開發新市場來紓緩銷售壓力、撐住香蕉價格,以實際行動珍惜每位香蕉農。

余致榮返鄉,從一人農場成長為最具代表性的香蕉農企業。(攝影/林怡均)

蕉金黯淡,仍為家人返鄉務農

余致榮是蕉三代,家族種植香蕉超過 60 年。對他的爺爺來說,香蕉是黃金,1960 年至 1970 年代,台灣香蕉大量銷日,香蕉價格正好,身著香蕉衫的農民,比穿西裝的上班族走路更有風;但對他的父親來說,黃澄澄的香蕉金光不再,1980 年代起,香蕉銷日量每況愈下,而後開放農產品進口,香蕉價格低得幾乎貼地。

 1997 年,余致榮辭去紡織廠總經理的職位,為照顧家人返鄉。他跟著父親在蕉園工作,但當時正是香蕉價格最差的時刻,父親並不支持他務農,余致榮也深深感受到務農收入的不穩定,蕉價如同股市景氣循環,兩三年裡牛熊市交錯,不穩定的收入讓他一開始也在股海裡沉浮。

組織家庭是讓余致榮決定專心從農的轉捩點,「務農是少數可以陪伴家人的工作」,在農村落地歸根,「穩定」成了他生活及務農的目標。穩定生活必須建立在穩定收入的基礎,起初,他以 2004 年物價及工資水準設定,每月收入最低標為 3 萬元,但事與願違,務農的前十年,他的年收入只有 10 萬元,一度需要借錢度日。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再創台灣銷日光彩,台灣香蕉王余致榮,由一人農夫創建香蕉王國,供應台日市場」。

精鏡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114 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一段 365 號 7 樓

readr@readr.tw

© 精鏡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