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陸域風機開發超過 20年,法規放任廠商任意獵地,各地頻傳噪音、眩影受害案例,日前台亞風能欲於東海岸開發 58 支風機,更點燃全國怒火。環境部長彭啟明出面滅火,表示台灣地小人稠,不支持設置陸域風機,但經濟部能源署表示,仍鼓勵陸域風機發展,只是不鼓勵有生態環境疑慮、或地方不支持的案例。
換言之,儘管台東案因輿論暫停,其他地區陸域風機開發仍將繼續。假若中央未能針對陸域風機提出選址導引或加嚴管理,可預期各地仍將衝突不斷,並加深國民對綠能政策的反彈。
.jpg)
風電從海上、沿岸到內陸步步進逼
台灣本島陸域風機開發,由苗栗沿海一路到彰化平原,甚至進入濁水溪床,南部則由屏東楓港溪到南迴公路,一路開發到台東長濱成功,在各地皆引發抗議浪潮。
其中,彰化縣是陸域風機的重災區。目前除了已設置的沿岸 117 座風機,還有 90 座風機正在進行申請開發程序,密度十分驚人,有風機距離小學不到一公里,甚至出現不同廠商風機基座過於靠近,環評委員形容是「葉片會相互撞擊」的距離,令當地居民、環團強烈反彈。
台東風場條件不如西海岸,過往並未被列入開發熱區,但在離岸風機進展遲滯之下,業者開發腳步也深入台東南迴公路。台亞風能計畫在此興建 58 支陸域風機,若通過環評、進行開發,不僅將重塑東部沿海景觀,更可能對當地生態、居民生活與觀光業帶來深遠影響。
.jpg)
台東團體:法規簡陋放任開發,資訊落差對部落不利
台東長濱成功風機案,因開發地點在東海岸,涉及景觀與生態議題,特別是南迴公路是地質敏感區,海岸退縮且有侵蝕風險,加上業者並未說明選址評估理由,引發外界強烈抗議,在地方與中央政壇皆引發關注,罕見不分黨派都表態反對開發立場。
台東地方人士表示,反風機的情緒已經影響到大罷免的推動,尤其是被罷免之一的台東立委黃健賓,更趁這一波檢討綠能政策的政治機會,動員泛藍立委與支持者聯署反對風機,趁機削弱罷免連署案聲勢。反對風機的民意延燒,也迫使環境部長跳出來表態,不支持陸域風機繼續發展。
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議題組組長蘇雅婷認為,長濱人強而有力的發聲,點燃起地方「風機要把東海岸包圍的危機感」,成功燒出輿論,迫使由民代到議長接連發聲反對。她表示,部落跟海岸都是環境敏感區,卻可以任由業者四處插旗,政府對此應該要有所回應,不可放任業者繼續擾民。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失控的陸域風機,遍地烽火,法規任廠商獵地,經濟部、環境部不同調,凸顯綠能政策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