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庄中心/綜合報導】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將於本週六(8日)在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辦「114年度幼兒客語學習成果觀摩發表」,邀請27所參與幼兒客語學習計畫的公私立幼兒園齊聚一堂。活動結合兒歌曲《𠊎是一尾魚仔》,以充滿海洋想像的主題設計,帶領孩子們探索海客文化,以童心啟航,用客語出發。


北市客委會表示,客家文化的樣貌多元,不僅存在山區與田園的耕作生活,也包含沿海與池塘的漁業文化。例如桃園新屋沿海地區的客家人,受地理環境影響,發展出融合傳統農業與海洋漁業的「農漁兼作」生活方式。
去年底推出的兒歌曲譜集《𠊎是一尾魚仔》,收錄〈歕嘟〉、〈這口陂塘〉、〈石塭仔〉等歌曲,讓幼兒在歌唱中,了解如「牽罟」等傳統捕魚技法,在音樂學習中親近、認識屬於客家的海洋故事。
今年成果發表,以專輯曲目〈𠊎想要去…〉為主題,邀請小朋友用客語說出「𠊎想要去海邊」、「𠊎想要去釣魚」等,展現語言學習的自信與勇氣,也象徵客家文化面向大海、擁抱世界的精神。
活動設計以「海洋」為主軸,從舞台表演、闖關遊戲到靜態展示,處處可見海浪、魚群、貝殼、寶箱等童趣意象。27所幼兒園將輪番上臺演出,孩子們穿上充滿海洋風格的服裝,詮釋與海洋相關的客語兒歌,講述客語故事,以律動與笑聲展現一整年的學習成果。壓軸登場的大合唱〈𠊎想要去〉,勢必掀起全場最高潮。


除了表演,現場更佈置「親子闖關區」,以「細島探險趣」為題,設計了「乘風破浪」、「釣魚仔」與「交通工具骰子造詞遊戲」等關卡,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語言、體驗文化。其中,釣魚仔關卡讓孩子邊釣彩色小魚、邊說出顏色的客語發音;骰子造詞遊戲邀請親子共同擲骰造句,說出搭乘的交通工具與目的地,樂趣滿滿。
呼應海洋主題,現場也會設置「沙灘許願瓶」親子創作區,邀請家長與孩子一同參與闖關體驗,在遊戲、互動與笑聲中學習客語,讓客語成為家庭間溫暖的連結,成為親子生活中的日常。
靜態展示區以衝浪板造型搭配紙箱佈展,呈現27所幼兒園的教學成果,分為「HAKKA个味緒」、「動物好朋友」、「水拍个聲」與「靚靚个色目」四大主題。展示內容涵蓋生活詞彙、歌曲學習與手作創作,展現客語融入幼兒日常的多樣風貌。
台北市客委會期盼透過此次活動,以海客文化為靈感,喚起社會大眾對客家「面海精神」的認識,展現客家人勤奮、冒險與開放的文化特質。


主辦單位致詞
10:05-12:00
第一梯次成果發表
1-1 大理國小附設幼兒園
1-2 私立吉太幼兒園
1-3 私立立興幼兒園
1-4 私立千千幼兒園
1-5 石牌國小附設幼兒園
1-6 雙園國小附設幼兒園
1-7 私立宛的弗幼兒園
1-8 實踐非營利幼兒園
1-9 興岩非營利幼兒園
12:00-13:00
午餐/休息13:00-15:00
第二梯次成果發表
2-1 私立梓園幼兒園
2-2 私立諾貝兒幼兒園
2-3 私立莒光幼兒園
2-4 私立新莒光幼兒園
2-5 安東非營利幼兒園
2-6 私立育樂幼兒園
2-7 私立寶馨幼兒園
2-8 景新非營利幼兒園
2-9 私立功文雪泥幼兒園
15:00-17:00
第三梯次成果發表
3-1 私立功文成⾧幼兒園
3-2 私立松迪幼兒園
3-3 龍山國小附設幼兒園
3-4 私立清華幼兒園
3-5 私立巨登堡幼兒園
3-6 樟新非營利幼兒園
3-7 私立德明幼兒園
3-8 私立雙連幼兒園
3-9 私立思高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