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中荷晶片爭端出現轉機?北京當局表示,將考慮放寬對歐洲晶片出口的限制,為先前因荷蘭政府接管中資晶片廠安世(Nexperia)而祭出的反制政策鬆綁,引發外界關注。
不制裁了?綜合外媒報導,整起事件始於今(2025)年9月,荷蘭政府以《物資可用性法》為依據,緊急接管總部位於荷蘭、由中國企業聞泰科技(Wingtech)控股的安世公司,理由為該公司存在「嚴重治理問題」,可能在緊急情況下,影響汽車關鍵晶片供應。
中國政府其後回應,禁止從中國廠房完成製程的安世晶片回銷歐洲市場,引發包括VOLVO、福斯等車廠警告,晶片斷供恐致生產線停擺。
中國商務部11月1日表示,將「綜合考量企業實際情況」,對符合條件的業者給予出口豁免,但並未說明具體標準,同時批評荷蘭政府「不當干涉」企業內部事務,導致全球供應鏈陷入混亂。
目前約有七成安世在歐洲生產的晶片,須送往中國進行後段封測,再出口至全球市場。彭博等外電指出,安世已通知客戶,暫停將晶片送往中國,並著手尋求「替代方案」維持供應不中斷。
中資疑慮加深 晶片恐成國安破口
安世於2018年被中國國企背景的「聞泰科技」收購,今年10月,其執行長張學政因被荷蘭法院裁定停職,引發更深層經營疑慮。
荷蘭經濟部當時直言,公司在歐洲業務已遭「不可接受」的損害,恐引發國安危機。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先前警告,若晶片禁令持續不解除,相關庫存恐僅能再撐數週,屆時汽車產業鏈將面臨停工風險。
外界推測,此次中國示意鬆綁出口管制,與本週早前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韓舉行會晤後的氣氛緩和有關。
白宮週末預計公布雙方新一輪貿易協議細節,惟北京官方通稿,並未公開談及晶片議題。
【原文出處】局勢降溫?晶片廠遭荷蘭接管 中國宣布「豁免」部分企業制裁
《民視新聞網》提醒您: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