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image

高屏疑現龍捲風 恆春氣象站:須視是否觸地

更新時間:2025/07/11 08:17
尚無人精選
icon-dot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多名民眾今天(11日)近中午,在屏東縣萬丹鄉及高雄市大寮區目擊疑似龍捲風,恆春氣象站表示...
0:00/0:00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多名民眾今天(11日)近中午,在屏東縣萬丹鄉及高雄市大寮區目擊疑似龍捲風,恆春氣象站表示,龍捲風以是否觸地為準,尚無法確認;屏東縣政府消防局表示,目前尚未接獲相關災害報案。

中央氣象署指出,龍捲風是一股自積雨雲底,向地面伸展的強烈旋轉空氣柱,特點是快速運轉的而瘦長的漏斗狀雲,它的上端與雲相接、下端與地面或海相接,看上去好像一根擎天巨柱。

龍捲風的形成,必須有極不穩定的空氣擾動或高溫高濕空氣與冷空氣的劇烈輻合作用,因此龍捲風亦常見於中緯度溫帶氣旋、強烈對流雨胞附近。 龍捲風的直徑平均為200公尺到300公尺;直徑最小的不過幾十公尺,只有極少數直徑大的才達到1千公尺以上。

龍捲風移動速度平均每秒15公尺,最快的可達70公尺;移動路徑的長度,大多在10公里左右,短的只有幾十公尺,長的可達幾百公里以上。它造成破壞的地面寬度,一般只有平均約1-2公里。龍捲風中心的風速很小,甚至無風,這和颱風眼中的情況很相似。它的壽命也很短促,往往只有幾分鐘到幾十分鐘,最多不超過幾小時。龍捲風出現在陸地的,稱為陸龍捲;出現在海上的,便稱為水龍捲。

多名民眾目擊疑似龍捲風後,紛紛拍影片在社群媒體分享。

恆春氣象站主任薛全義表示,龍捲風直徑多在100公尺內,雷達較難清晰辨識,是否為龍捲風,須仰賴拍攝影像及地面災情確認,如果接觸地面,可定義為龍捲風。

薛全義說,台灣昨天、今天在低壓帶環境內,加上西南風影響,大氣水氣不穩定,接近中午時雷達觀測到強烈對流胞,較靠近高雄和發工業區,中午時往萬丹移動,與民眾發現時間點相符,但從民眾拍攝影像看,未明確觀察到是否觸地,須結合影像及是否造成地面破壞進一步判斷。

前氣象局長鄭明典8日曾在臉書發文表示,台灣海峽上空有道很尖、細長的回波,可能會形成龍捲風。

多名民眾今天(11日)近中午在屏東縣萬丹鄉及高雄市大寮區目擊疑龍捲風。
多名民眾今天(11日)近中午在屏東縣萬丹鄉及高雄市大寮區目擊疑龍捲風。
多名民眾今天(11日)近中午在屏東縣萬丹鄉及高雄市大寮區目擊疑龍捲風。翻攝臉書
多名民眾今天(11日)近中午在屏東縣萬丹鄉及高雄市大寮區目擊疑龍捲風。翻攝臉書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