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image

家傳四代百年冰店 獨一味的客家桔醬枝仔冰

更新時間:2025/07/11 03:26
尚無人精選
icon-dot
【李宥妍、洪藝晅/新竹報導】金桔醬早已成客家美食的代表性醬料。但用金桔醬做成的金桔冰棒,吃過的人恐怕不多吧?!...
0:00/0:00

【李宥妍、洪藝晅/新竹報導】金桔醬早已成客家美食的代表性醬料。但用金桔醬做成的金桔冰棒,吃過的人恐怕不多吧?!在新竹縣新埔老街的一處小巷裡,有間百年歷史的「義順製冰店」,沒有華麗裝潢,工廠即店面,一支支的古早味枝仔冰,是遠近數代人清涼的夏日記憶,招牌口味之一就是用自家製的金桔醬做成的金桔冰棒。口味不像一般冰品那麼甜,有著金桔的微酸、清香和一絲絲的鹹,全台獨一味。

「別人一窩蜂做一樣的,我就偏偏做不一樣的!」第三代老闆、58歲的陳智弘一口親切客家腔,慢悠悠笑著說。在快速變動的大環境裡,不跟風轉型做熱門品項,物價飆漲的時代,一支古早味的枝仔冰只賣13元,「我們沒空把成本精打細算那麼清楚啦!」只管平衡工作和生活,就是他的人生哲學、生財之道。

新竹新埔百年老店「義順製冰店」,販售均一價13元的古早味冰棒。洪藝晅攝
新竹新埔百年老店「義順製冰店」,販售均一價13元的古早味冰棒。洪藝晅攝
老闆陳智弘說,當老闆不要太計較,否則煩惱會太多。洪藝晅攝
老闆陳智弘說,當老闆不要太計較,否則煩惱會太多。洪藝晅攝

不論製冰或人生 義順的原則就是簡單

義順製冰店在陳智弘阿婆那一代,本來是家雜貨店,因為雜貨店販賣的散裝糖,容易潮濕、不易保存,於是將糖加水製成冰棒販售;第二代接手後,冰棒才逐漸變成主業。現在店內販售冰棒、綿綿冰、桔醬。

冰棒的口味多樣,除了經典的紅豆、花生、芋頭、鳳梨等,原料單純,除了對應口味的原料,就是糖和水;傳承到第三代的陳智弘手上,身為客家人的他,開發出用客家金桔醬製成的金桔冰棒,成為叫好叫座的獨家口味。

四果口味冰棒則是因應當年第一代雜貨店裡就有賣的鹹酸甜(蜜餞)、楊桃乾、綠豆、花生製成;米糕口味,也是目前市面上較難見到、買到、吃到的古早口味。

老闆陳智弘說,市面上的添加物幾十種,自家賣的冰品就是簡單。洪藝晅攝
老闆陳智弘說,市面上的添加物幾十種,自家賣的冰品就是簡單。洪藝晅攝
古早味的米糕冰棒,一口咬下,濃濃黑糖香瞬間撲鼻。洪藝晅攝
古早味的米糕冰棒,一口咬下,濃濃黑糖香瞬間撲鼻。洪藝晅攝

陳智弘說,客人、朋友怕他跟不上時代,「建議我加巧克力、堅果,弄一些噱頭或改成超商冰淇淋那種作法。」但當大家都走同一條路,「我就偏喜歡走回頭路,回到最原始。」

「我自己不吃那些東西,我就不會加。」陳智弘說,市面上的冰品,一看添加物都有幾十種,義順製冰店的原則就是自己不敢吃的東西,就不會添加進去,自己安心也讓客人吃得放心。

金桔冰棒從製作金桔醬開始

其中最特別的客家金桔口味冰棒,製作最費工。要先製作桔醬,再加糖、加水製成冰棒。

陳智弘和兒子陳敬仁,會在每年冬天金桔盛產期,購買一萬斤左右的金桔,清洗、浸泡、剝皮去籽、熬煮、裝罐,全程手工製作。要製作金桔冰棒時,再將金桔醬拿出來調配。冰店也有販賣他們自家製的金桔醬。

路過的鄰居張秀綢,稱讚陳智弘父子倆工作認真,製作桔醬的季節,經常凌晨三點就乒乒乓乓的開始忙活。

義順冰店在冬天金桔產季時,會製作好金桔醬,除了作為冰棒原料,許多饕客也會購買瓶裝桔醬,泡茶、做料理。洪藝晅攝
義順冰店在冬天金桔產季時,會製作好金桔醬,除了作為冰棒原料,許多饕客也會購買瓶裝桔醬,泡茶、做料理。洪藝晅攝
店內招牌有金桔、四果、米糕等,原料單純,除了對應口味的原料,就是糖和水。洪藝晅攝
店內招牌有金桔、四果、米糕等,原料單純,除了對應口味的原料,就是糖和水。洪藝晅攝
第四代老闆陳敬仁認為自產自銷,事情難免會繁瑣。洪藝晅攝
第四代老闆陳敬仁認為自產自銷,事情難免會繁瑣。洪藝晅攝
鄰居張秀綢稱讚父子倆認真工作,凌晨3點就曾聽見做桔醬的聲響。洪藝晅攝
鄰居張秀綢稱讚父子倆認真工作,凌晨3點就曾聽見做桔醬的聲響。洪藝晅攝

不差別訂價 客人不同喜好平衡總價

「金桔和四果最熱門,也最費工、成本高,不過沒有想說要差別訂價。我兒子的想法是,雖然桔醬成本高,清冰成本低,但有人喜歡金桔,也有人專門點清冰,這樣一來一往,價錢就打平了。」陳智弘認為,開店想法太多,反而成不了事,有客人持續來購買,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沒有會計,也沒空去把成本精打細算,」陳智弘說,自己當老闆,雖不計算自身投入的勞力成本,但自認把工作和生活分開,「現在跟你們聊天,對我來說就是休息啊!等等我還要去打網球。」

純手工自製的金桔冰棒,是夏天消暑的必吃聖品。洪藝晅攝
純手工自製的金桔冰棒,是夏天消暑的必吃聖品。洪藝晅攝

圍繞冰棒和綿綿冰 展開義順的一天

陳敬仁說,父子倆每天早上6、7點起床製冰,穿上殺魚圍裙和雨鞋,將前一天備好的原料倒入模具,浸入製冰機的乙二醇冷劑中,放置約莫30分鐘就可製成一批。上午10點開店,和爸爸輪流顧店。關店後,盤點哪些口味賣出較多,再製作原料,隔天一早起來製冰,補足賣出去的量。

穿防水的殺魚圍裙工作,是陳智弘的主意,他笑說,因為製冰有糖,以前爸媽的衣服常常長螞蟻,穿了防水的殺魚圍裙,可免除這個困擾。

陳敬仁說,因為店裡製造的量不如大工廠多,用的機器設備不大。一排模具10支,最多一次可製造200支冰棒。乙二醇冷劑方便,只要拿出來曬一曬,又可以繼續使用,不像氯化鈣,會因為變稀、需要定期補充。

一排模具可製作10支冰棒。洪藝晅攝
一排模具可製作10支冰棒。洪藝晅攝
第四代陳敬仁介紹製作冰棒的流程。洪藝晅攝
第四代陳敬仁介紹製作冰棒的流程。洪藝晅攝

至於綿綿冰,陳智弘指出,一般人常弄不清楚「雪花冰」和「綿綿冰」的差別。雪花冰是由冰磚剉成一片一片;而綿綿冰是由液態原料攪拌直接製成,而非由固態冰磚而來。「綿綿冰要當天製作才好吃,」若當天沒賣完、再放回冰箱,容易結凍成一團,口感就會變差,義順只賣當天製作的綿綿冰,因此想要吃綿綿冰,需要一點運氣。

身穿殺魚圍裙的陳智弘將模具浸入冷劑中,一旁是製作綿綿冰的攪拌機。陳智弘提供
身穿殺魚圍裙的陳智弘將模具浸入冷劑中,一旁是製作綿綿冰的攪拌機。陳智弘提供
冰棒原料汁倒入冰棒模具中,等待結凍,即完成美味的冰棒。陳智弘提供
冰棒原料汁倒入冰棒模具中,等待結凍,即完成美味的冰棒。陳智弘提供

低調巷弄小店到遠近馳名 老照片訴說歷史

陳智弘和陳敬仁都說,開冰店是看天吃飯的行業,每天的生意不一定。採訪過程中,陸續有客人來購買冰品。有鄰居、專程從外縣市來的,也有人第一次慕名前來。有零買三枝的阿婆,也有人一口氣買了120枝。

住附近的林小姐表示,雖然自家也賣冰,但因為義順有名,特地來買冰棒給家裡的移工消暑。喜歡古早味冰棒的翁先生專程從桃園來,他說是第一次來義順,希望買到記憶中的好味道。陳智弘分享,也多次有美國華人、歐美人,靠著網路口碑來買冰品,「他們都說好吃!」

採訪當天雖為平日,仍吸引許多顧客前來買冰,有民眾一口氣買了120枝。洪藝晅攝
採訪當天雖為平日,仍吸引許多顧客前來買冰,有民眾一口氣買了120枝。洪藝晅攝

陳智弘說,他1995年接手店面時,生意差,「那時候的人不喜歡傳統冰棒。後來時代轉變,報章雜誌、電視很多來報導我們,加上網路發達、智慧型手機普遍,店面才又慢慢開始紅起來。」陳智弘娓娓道來映照產業環境的店面歷史。

冰櫃上方的70年前的黑白老照片裡,一大群學童,有人排排站、有人奏樂,陳智弘的姑婆牽腳踏車、載著義順的冰桶,在新埔國小校園裡兜售冰棒。

陳智弘表示,當年運動會,新埔國小邀請義順出攤賣冰,這一幕被喜愛攝影的校長拍了下來。後來校長過世,校長家人整理遺物時發現這張照片,特地送給義順冰店,意外成為義順歷史的見證。陳智弘也珍惜地將這張照片展示於牆面。

冰櫃上方的黑白老照片,紀錄下百年冰店的歷史點滴。洪藝晅攝
冰櫃上方的黑白老照片,紀錄下百年冰店的歷史點滴。洪藝晅攝

客製化冰品 鴕鳥蛋和烏魚子最特別

陳智弘回憶,除了偶爾出攤位,早年很多騎腳踏車沿街賣冰的攤販,會來批發綿綿冰,義順會出借冰桶給他們使用。隨著時代變遷,現在已經沒有這類小販。但新時代有新的銷售方式,陳智弘會替咖啡廳、餐廳客製化冰品,不論西瓜、葡萄,任何蔬果只要榨成汁,他都可以客製,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人用「鴕鳥蛋」和「烏魚子」請他們做成冰品。

新竹新埔百年老店「義順製冰店」販售冰棒、綿綿冰、桔醬品項。洪藝晅攝
新竹新埔百年老店「義順製冰店」販售冰棒、綿綿冰、桔醬品項。洪藝晅攝

第四代料多不漲價 爸爸支持相挺

關於店鋪傳承問題,陳智弘篤定地說,會呀!他的兒子會接手。但1996年出生,繼承了父親慢悠悠、和緩說話語調的陳敬仁,卻不疾不徐說,雖然在家幫忙多年,但仍在考慮是否真的要接班。父子兩人的認知稍有些落差,但對兒子的經營想法,陳智弘話裡行間,流露出肯定和信任。

「像四果冰棒的李鹹(蜜餞)很大顆,我爸爸、阿公那一代可能會切半加進入,他(指兒子)不是,放整顆。紅豆和米糕口味,他也覺得要多放原料。我說這個時代售價要再調高,他說不用。」陳智弘說,兒子的想法是,這個時代大家都辛苦,想讓客人吃得開心,結果確實料多實在的四果冰棒賣得很好。

第四代、29歲的陳敬仁自小幫忙父親,早起做冰、顧店。洪藝晅攝
第四代、29歲的陳敬仁自小幫忙父親,早起做冰、顧店。洪藝晅攝

甚至連早上製冰的時間,陳智弘也配合兒子的想法改變生活習慣。「我跟我父母都是起床吃完早餐,休息一下才開始做冰棒。我兒子說要起床就開始做冰棒,做完才吃早餐!」

冰棒原汁逐漸結凍後,要進行脫模、包裝。陳智弘提供
冰棒原汁逐漸結凍後,要進行脫模、包裝。陳智弘提供

談及是否有不為人知的辛苦,陳敬仁說,事情難免較為繁瑣,「製冰的部分,天氣比較涼的時候,不會很快賣完;夏天就要每天做,前一天就先將原料準備好,隔天天亮差不多六點就開始做,反正天氣很熱也睡不著。」話不多的陳敬仁,只有聊到日常工事才多說一些。

父子倆遵循著簡單、真誠的原則,持續經營著家傳的義順製冰店,「不用多,每天開門都有客人來買,那我就最高興了。」陳智弘笑著說。

老闆陳智弘(左)和陳敬仁(右)會在每年冬日金桔產期,從果實的清洗、浸泡、剝皮去籽到熬煮、裝罐,全程手工製作。洪藝晅攝
老闆陳智弘(左)和陳敬仁(右)會在每年冬日金桔產期,從果實的清洗、浸泡、剝皮去籽到熬煮、裝罐,全程手工製作。洪藝晅攝
百年冰店「義順製冰店」坐落於新竹新埔,左為第四代老闆陳敬仁、右為第三代老闆陳智弘。洪藝晅攝
百年冰店「義順製冰店」坐落於新竹新埔,左為第四代老闆陳敬仁、右為第三代老闆陳智弘。洪藝晅攝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