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南機場的咖啡香》和《南機場的生存指南》這兩本書,先是感到驚訝和好奇:「哇!竟然有關於里長的漫畫!」於是很快就看完了。
當了里長後,我的閱讀大多跟工作有關,例如研讀公文、法條、法院判決等。書寫也都圍繞在回應里民陳情訊息、里政相關的文書,因此很珍惜能坐下來好好看完這兩本漫畫的時刻。
翻開《南機場的咖啡香》前幾頁,讀來心有戚戚焉:「里長真的要做很多事!」對於方荷生里長在社區中做的各種行動,早有耳聞,曾到南機場社區參訪,也曾邀請方里長來我們的里上交流。雖然萬華南機場和士林芝山岩是地理位置、開發年代與社經條件都差異甚大的兩個社區,但透過這兩本漫畫書,仍能對照出在鄰里中穿梭,各種柴米油鹽醬醋茶、公共空間與事務都要處理的里長身形。對啊!這些都是里長要做的事!
每個人都有居住在里或村的經驗,但你有找過里長嗎?你在什麼時候會去找里長呢?什麼情況你會感覺到里長的存在?
當談論到「里長」時,你可能聽過有人會抱怨,感覺自己的里長好像沒做什麼事;也可能聽到有人說,他們里長做了非常多的事,諸如做回收、整理環境、關心弱勢、辦很多活動和旅遊等等。到底哪一個才是里長的面貌?里長的工作是什麼呢?
里長工作是個不斷在各個層次與結構中,來回處理個人與公共利益的工作。當有里民陳情,這個陳情案可能是個人層次的困擾,也可能是制度面的問題。很多時候,個人生活層面的問題,背後其實反映了社會結構的問題,像是這兩本漫畫中涉及的社區獨居長輩以及青少年議題。

里長每天處理各類大事小事。小從協助弱勢戶申請補助、糾紛調解(漏水、煙味、噪音等)、教年長者使用手機,處理野鳥受傷、流浪狗晃蕩、流浪貓餵食、白鼻心被路殺,或是樹木枯黃、路口反射鏡被撞歪、社區停車格不夠;也有汽車覺得路口紅燈等太久、行人卻覺得過綠燈秒數太短……大到土石流失、傾倒廢土、破壞水土保持等結構性問題等等。
這個清單還會因為不同社區的特殊性一直增加。這些可能也只是冰山一角,社區的各種疑難事務還有更多更多。許多在政府部門眼中的「非正式」工作,卻是撐起社區實質運作的關鍵。
各種如滔滔江水般不絕的里上事務, 都反映著里長工作的重要位置——里長是政府和社區間的橋樑。而引導我工作的方向感,就是不斷透過各種介面與活動,串起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發展居民與社區公共性的關聯。
《南機場的生存指南》除了生動描繪社工與獨居長輩們的互動故事,還附了一本小摺頁。拉開封面寫著「南機場論劍」的摺頁,是書中各種人物,有阿忠伯、朱阿姨、伍叔、劉大姊等社區長輩的個人畫像。一面是書中長者角色在讀者眼中的面貌;另一面則是每個長輩年少時的模樣,也可以說是他們的精神樣貌。眼前年邁失智、愛囤積物品的阿忠伯,其實曾經是書生氣息、辛勤工作的阿忠,或許是連他自己也不復記憶的樣子。
這本小小的論劍摺頁,對我來說彷彿是社區工作的精髓。一面是這些人物真實在社區裡的樣子,另一面則是穿透時空後,看到另一個他們的樣子。
長者的身形樣貌隨著人生境遇流轉變化,從年輕到年老、從懵懂到滄桑。作為穿梭在社區中的工作者,如何接起社會的大歷史與家內的小歷史,而能理解、承接,更進一步發展他們與社區的關聯,建立支持的連結呢?這是我做為里長努力的目標。
現代社會的集合式住宅形式,侷限了人與人的互動與連結。但社區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人的各種豐富而多采多姿的樣貌,是讓社區生活豐厚之所在。如同書中鼓勵家凱的吳奶奶、溫和的朱阿姨、壞脾氣的伍叔、爽朗的劉大姊等角色的互動,讓這兩本漫畫讀來悲喜交織,有笑有淚。
串起人跟人的連結何其重要!而方里長、社工心蘋和來勞動服務的郭耀宇,就是在社區中走動串連關係網絡的人,將豐富多彩的線,編織成炫麗的網,就像這兩本書一樣。
最重要的是,這個織網的人可以不只是里長,而是我們每一個人。●
![]() 南機場的咖啡香 作者:笳彧H. Chia、阿誓 |
![]() 作者:食夢蟹、阿誓、笳彧 H.Chia |
作者簡介: 笳彧 H. Chia 圖像敘事創作者(Sequential Artist),主要從事漫畫、插畫、2D手繪動畫及影像分鏡。目前定居瑞士,過著有點農場RPG般的生活,每週都會在FB和IG上更新小短漫。 阿誓 影視工作者,擅長人文紀錄,《南機場的咖啡香》為跨界漫畫的第一篇編劇作品。 食夢蟹 全職漫畫編劇,熱愛驚悚懸疑和浪漫愛情喜劇,家有一妻一子一貓一鳥,過著工作想著休假、休假想著工作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