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總統大選將至,前總統川普動向再度牽動全球供應鏈,台灣科技大廠紛紛啟動「Plan B」備戰潛在的美國關稅衝擊。即便AI科技快速推進,但面對不可控的政治風險,台廠早已展開中長期因應布局,從全球擴產到庫存控管,全方位備戰未來不確定情勢。
電源管理大廠台達電已將中國產能壓低至50%,並積極於泰國、印度、斯洛伐克、巴西等地設廠。董事長鄭平強調,中長期策略不變,但靈活應變成為關鍵:「下半年會很差,或整年會很好,其實都有可能。如果你的應變力夠快,這也許是一個轉機。」
台達電未來將泰國視為營運重鎮之一,規劃設立營運總部,進一步強化「非中化」生產佈局,降低對單一地區的依賴。
另一方面,晶片大廠聯發科今(30日)法說會罕見未對全年業績做出展望,執行長蔡力行坦言,下半年需求仍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影響因素包括美國可能祭出的關稅措施。雖然第二季預估營收可望季增,主因來自AI晶片出貨動能,但聯發科表示將與供應鏈密切合作,持續監控庫存水位,靈活調整策略。
面板大廠友達也同樣感受到壓力。董事長彭双浪指出,雖然目前在美國沒有生產基地,但已開始考慮在低關稅地區如東南亞與歐洲設廠,以因應未來不確定的貿易環境。他直言:「在美國生產面板成品意義不大,大多數組裝後段都不在美國。」
面對川普式「大刀」再起,台廠選擇不再單押美國生產,而是同步推動多地區、彈性化部署,強化全球供應韌性。在不理性地緣風險中尋找機會,成為台廠集體的新生存戰略。
【往下看更多】
● 美元續貶!台幣狂升成最強亞幣 創5個月新高
● 亞洲領先全球 佔六成加密貨幣用戶
● 昔價值達617億!美國科技新創公司負債累累 申請破產
【今日最熱門】
● 醫起看/體外射精、安全期皆可能「鬧人命」醫曝最佳解方
● 撻伐!美國女護士誘兒「發生關係」還吸毒 遭院方停職
● 賴清德喊戰獨裁去天安門 百萬網紅衝現場「握拳自拍 」